臧精阁满18点此进入戴好耳机_已满十八从此进入夜来香_大象传媒满十八勿自动进入

本刊信息

主 管 单 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单 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南华大学

编 辑 出 版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辑部

邮 发 代 号 42-165

国 内 发 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报刊发行局

国 外 发 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期刊简介
公告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中医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特种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如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和其他缺血性疾病等)中的研究论文(含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方法学研究)、诊治经验、文献综述、病例报道、知识讲座等。 办刊宗旨是:通过报道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既引导和弘扬我国的学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世界和末来;又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查看完整简介>
当期目录
显示方式:
  •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的新认识

    徐倩,姜志胜

    2024, DOI:

    Abstract: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累及大、中等动脉的慢性血管性病变,涉及多种复杂的因素。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领域涌现了诸如炎症、肠道菌群、细胞焦亡、铁死亡、自噬、铜死亡、外泌体和非编码RNA等多个研究热点,该文旨在综述这些方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和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PRDX6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谢如眉,李家康,姚萌格,张莉

    2024, DOI:

    Abstract:

    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Peroxiredoxin 6(PRDX6)是Peroxiredoxin(PRDX)家族中唯一的哺乳动物1-Cys成员而备受关注。PRDX6因其具有过氧化酶活性和磷脂酶A2活性,在氧化应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且已被证明参与氧化还原稳态、磷脂代谢。近年来,PRDX6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受到极大关注。然而,目前关于PRDX6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功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该文旨在简要概述PRDX6在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腹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系统回顾PRDX6在这些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变化、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治疗潜力,期望为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母亲孕期高脂饮食促进子代主动脉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变

    何慧,朱沅,董豆豆,丁萌,姜天宇,莫晓川,王筑婷,欧海龙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研究小鼠在孕期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其成年子代主动脉血管内皮间充质转化情况的影响。 [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待母鼠分娩后,子代小鼠正常饮食16周。采用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小鼠血管行病理分析。 [结果]与母亲孕期正常饮食的子代小鼠相比,孕期高脂饮食的子代小鼠血管内炎症分子表达、血管巨噬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内皮层黏附明显增加(P<0.05)。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对主动脉弓内弯处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孕期高脂饮食子代小鼠内膜上的CD31水平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则上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母亲孕期高脂饮食子代小鼠血管内膜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α-SMA、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同时,母亲孕期高脂饮食子代小鼠主动脉弓内弯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活性增强、血管胞外基质的沉积增多。另外,孕期高脂饮食后,其子代血管的Krüppel样因子2(K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分别降低了76%和59%。 [结论]孕期高脂饮食可以导致其子代主动脉血管内皮间充质发生转变。该结果对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一定的意义。

  • miR-223-3p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中的靶基因预测及相关通路分析

    秦建宁,韩洋,谭瑶,虞乐天,屈顺林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途径探究miR-223-3p在高糖环境下对H9c2细胞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旨在分子层面上发掘新的治疗靶点,探究miR-223-3p的具体作用机制。 [方法]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分别转染miR-223-3p的抑制物及对照物,RT-q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差异;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差异mRNA进行检测;用TopGO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DESeq2软件(v1.16.1)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检测结果的差异基因与miR-223-3p靶基因数据库共分析,预测miR-223-3p靶基因,并用RT-qPCR检测验证其表达变化。 [结果]高糖处理的H9c2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对照组和miR-223-3p抑制剂组间的基因表达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基因集显著富集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甘油基乙醚单加氧酶活性、细胞阴离子稳态和氯离子稳态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此外,它们还与1型糖尿病、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的代谢作用等相关疾病和生理过程有关。靶基因预测提示miR-223-3p可能与Cxcl10、Creb3l3、Mmp3和Bcl3等的表达变化有关。 [结论]在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中miR-223-3p及其下游靶基因的预测可能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对于揭示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瑞马唑仑联合胸交感神经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樊腾,李晓芳,沈丹,张红伟,岳修勤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Re)联合胸交感神经阻滞(TSN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I/R组、Re组、TSNB组和Re+TSNB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术构建MI/R模型。Re组在大鼠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20 mg/kg的Re;TSNB组在大鼠缺血前30 min在胸段硬膜外导管注射0.2%罗哌卡因50 μL;Re+TSNB组在大鼠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20 mg/kg的Re并在胸段硬膜外导管注射0.2%罗哌卡因50 μL;对照组和MI/R组只注射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进行心功能和梗死面积评估,HE染色、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和心肌细胞凋亡,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心肌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IL-8、TNF-α、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组大鼠心肌细胞水肿,心肌纤维紊乱,左心室发展压力(LVDP)、最大左心室压上升速率(+dp/dtmax)和最大左心室压下降速率(-dp/dtmax)、SOD活性、Bcl-2水平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cTnI、CK、AST、IL-8、TNF-α、MDA、Bax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MI/R组相比,Re组、TSNB组、Re+TSNB组大鼠心肌纤维和心肌细胞形态明显改善,LVDP、±dp/dtmax、SOD活性、Bcl-2水平显著升高,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cTnI、CK、AST、IL-8、TNF-α、MDA、Bax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相比于Re组和TSNB组,Re+TSNB组LVDP、±dp/dtmax、SOD活性、Bcl-2水平显著升高,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cTnI、CK、AST、IL-8、TNF-α、MDA、Bax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Re联合TSNB可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MI/R损伤的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 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

    李其华,苗柳,陈慧生,陈见红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39例中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190例)和对照组(249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血脂谱计算RLP-C。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RLP-C、TG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LP-C、TG对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预测效度。 [结果]冠心病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男性占比、吸烟史占比、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LP-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LP-C、TG、LDLC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呈正相关关系(r=0.227、0.279、0.105,P均<0.05);HDLC与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呈负相关关系(r=-0.34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作为连续变量还是分类变量,RLP-C、TG均是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是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与最低四分位数组比较,RLP-C位于第3、4四分位数组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OR(95%CI)分别为2.648(1.364~5.144)、2.847(1.468~5.520);TG位于第3、4四分位数组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OR(95%CI)分别为3.043(1.520~6.092)、3.520(1.811~6.842)。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RLP-C、TG与冠心病呈正非线性相关关系(P总体均<0.001,P非线性=0.002、0.001)。亚组分析显示,女性人群RLP-C、TG与冠心病的关系较男性人群更为显著。ROC曲线分析显示,RLP-C、TG预测总体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632(0.580~0.685)(P<0.001)、0.663(0.612~0.713)(P<0.001);预测女性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35(0.659~0.811)(P<0.001)、0.740(0.666~0.813)(P<0.001)。 [结论]RLP-C、TG是中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与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大于LDLC,有可能成为冠心病防治的主要靶点,应引起临床重视。

  • 基于HALP动态列线图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风险分析

    王星,张妍,张明磊,高建步,张永杰,齐贵彬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基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和血小板(PLT)构建HALP,开发并验证动态列线图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NRP)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49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NRP分为NRP组145例,正常复流组304例。基于Hb、Alb、LYM和PLT观测值计算HALP。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RP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语言相关软件包开发STEMI患者PCI术后NRP风险的动态列线图。 [结果]449例NRP患者中,NRP发生率为32.3%(145/449)。NRP组患者HALP低于正常复流组患者(P<0.05),HALP诊断NR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0.847~0.909),其最佳截断值≤3.04与真实诊断NRP患者的Kappa系数为0.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STEMI患者PCI术后NR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HALP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HALP结合年龄、糖尿病、LVEF和hs-CRP的动态列线图(https://xz0311.shinyapps.io/DynNamicNRP/)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NRP风险。 [结论]HALP较传统危险因素更能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后NRP风险,而基于HALP开发出的动态列线图,将有助于开展针对高NRP风险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 清晨高血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舒谦,赵翠,冯玉梅,蒋海森,曹亚文,李伟,辛秋平,郭翔宇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清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构建清晨高血压患者发生CAS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清晨高血压患者255例,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血常规及血生物化学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需完善24 h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彩超检测,依据有无CAS将入选患者分为清晨高血压伴CAS组197例(简称伴CAS组)和清晨高血压不伴CAS组58例(简称不伴CAS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清晨高血压伴CAS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和验证个体化预测清晨高血压患者伴CAS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结果]与不伴CAS组患者相比,伴CAS组年龄、NLR、中性粒细胞(NE)、单核细胞(MO)、白细胞(WB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CAS组较不伴CAS组相比,年龄、NLR、TC升高,HDLC降低,年龄、NLR、TC是清晨高血压伴CA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个体化预测清晨高血压伴CAS的列线图模型,采用Hosmer Lemeshow测试拟合度,检验结果为χ2=1.665(P>0.05)。该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802~0.904,P<0.01)。 [结论]NLR与清晨高血压伴CAS呈正相关,NLR是清晨高血压伴CA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年龄、NLR、TC、HDLC构建的个体化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清晨高血压伴CAS的风险,为早期更加便捷发现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STZ诱导联合高脂喂养LDLR-/-小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王丽,高金宁,陈湘云,姜沛青,李梅,步芳芳,张梅,姚桂华,孙慧

    2024, DOI:

    Abstract:

    目的]构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并研究该小鼠模型中糖尿病促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点。 [方法]8周龄雄性LDLR-/-小鼠50只,普脂饮食适应性喂养2周后改为高脂饮食,并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5天造模,动脉粥样硬化组同时给予柠檬酸盐缓冲液注射。多次检测两组小鼠体质量、血糖、血脂,于23周龄糖耐量检测后安乐处死,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全长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斑块内CD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巨噬细胞含EGF样模块黏蛋白样激素受体1(EMR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Western blot检测α-SMA、CD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LPR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Ⅰ型和Ⅲ型胶原。 [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小鼠体质量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糖耐量降低(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弥漫且面积增加,其中脂质、T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增加(P<0.05);血管组织中TNF-α、MCP-1、MMP-2、NLRP3、ICAM-1、VCAM-1蛋白含量增加,而TIMP-1蛋白含量降低,MMP2/TIMP-1比值升高(P<0.05)。 [结论]通过STZ诱导联合高脂饮食,可将LDLR-/-小鼠成功构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能体现糖尿病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组成及炎症特点,可作为一种相对理想的研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理模型。

  • 糖萼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努尔柯孜·阿卜杜合力力,吴弘

    2024, DOI:

    Abstract: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As的初始阶段,糖萼(GCX)作为血管内皮表面覆盖的物理屏障,可通过调节血管通透性、舒张功能、细胞间通讯及炎症细胞黏附等,参与As的发生发展。因此,保持血管内皮GCX完整性可能是As治疗的潜在靶点。此外,GCX脱落水平可反映As严重程度。因此,GCX降解产物水平(如硫酸乙酰肝素、透明质酸等)可能用于评估As的严重程度。本文就GCX在As发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杨彩凤,邓婵翠,石蓓,许官学

    2024, DOI:

    Abstract: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PCAT通过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广泛的病理生理作用。目前,通过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可以检测PCAT的衰减值,这不仅能够反映血管炎症水平,还在冠心病斑块检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该文综述了PCAT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 基于阈值的个体化运动处方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王枫,刘若江,秦晋梅,陈文学,裴志强,薛伟珍

    2024, DOI:

    Abstract:

    代谢综合征(MS)患者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日渐受到公众和医学界的关注。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调节血压、血糖与血脂等代谢指标,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运动强度被确定为运动干预中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的最重要方面,因此设计既科学又满足个体差异的运动处方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当前临床研究大部分是以百分比的运动强度作为MS患者标准化运动处方的制定依据,而以心肺运动试验(CPET)为基础的个体化阈值制定的运动强度的研究仍然较少。CPET表明,个体化运动处方可有效降低MS患者的身体成分指标、血压及血糖,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文章综述了依据CPET中的阈值指标制定不同强度的个体化运动方案,分析其对MS患者及亚组人群的干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机制,为MS患者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深入开展个体化运动干预MS的研究提供借鉴。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
巴青县| 余姚市| 涞水县| 玛沁县| 舟曲县| 天门市| 苍山县| 大田县| 青龙| 渑池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