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精阁满18点此进入戴好耳机_已满十八从此进入夜来香_大象传媒满十八勿自动进入

  • 2011年第19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实验研究
    • 泡沫细胞靶向适配子的体外筛选

      2011, 19(6):459-464. CSTR:

      摘要 (1325) HTML (0) PDF 5.79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寡核苷酸适配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8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THP-1巨噬细胞72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利用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荧光显微镜观察寡核苷酸文库与泡沫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克隆、测序确定适配子的序列并进行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分析。结果通过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定成功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经过18轮的循环筛选,寡核苷酸文库仅与泡沫细胞结合,不再结合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测序鉴定出的所有适配子序列可以分为12个家族,没有共同的同源序列。二级结构分析表明,适配子主要形成茎环结构,这可能是适配子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结合的结构基础。结论利用复合靶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成功筛选出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寡核苷酸适配子。

    • 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011, 19(6):465-468. CSTR:

      摘要 (1199) HTML (0) PDF 4.07 M (9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与定向诱导分化内皮祖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差速贴壁结合特殊培养基扩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内皮细胞系列标志:CD34、CD31、Flk-1和祖细胞标志CD133。结果经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所得的细胞经EBM-2专用培养基培养后,第4天可见集落形成,培养第12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4、CD133、Flk-1、CD31的阳性率分别为65%±4%、48%±3%、37%±3%和51%±4%。结论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与定向诱导分化内皮祖细胞的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 肥大细胞脱颗粒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2011, 19(6):469-476. CSTR:

      摘要 (1281) HTML (0) PDF 5.08 M (1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对颈总动脉套环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予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行右颈总动脉套环术,术后4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肥大细胞脱颗粒剂——化合物48/80(0.5 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溶媒D-Hank’s,隔日一次,共4次。第4次注射后30 min安乐死,取材。比色法测定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肥大细胞脱颗粒;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颈总动脉病理改变及斑块内出血;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白细胞介素1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在斑块内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套环侧颈总动脉内膜下斑块内泡沫细胞、细胞外脂质及炎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实验组肥大细胞脱颗粒、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斑块内出血、斑块内白细胞介素1β及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斑块内泡沫细胞、细胞外脂质及炎性细胞,并促进斑块内血管新生、斑块内出血及白细胞介素1β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的表达,从而使斑块稳定性削弱。

    • 钩藤总生物碱对D-半乳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

      2011, 19(6):474-478. CSTR:

      摘要 (1247) HTML (0) PDF 4.64 M (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钩藤总生物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建立衰老模型,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衰老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测定衰老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率以间接反映β-半乳糖苷酶表达,PCR-ELISA法测定衰老血管内皮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钩藤总生物碱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降低内皮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钩藤总生物碱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衰老、保护血管内皮的效用。

    • 二苯乙烯苷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2011, 19(6):479-482. CSTR:

      摘要 (1208) HTML (0) PDF 3.76 M (1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二苯乙烯苷是否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组和二苯乙烯苷组,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 p65、IκB、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过氧化氢能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并增加核因子κB p65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和IκB蛋白的表达。二苯乙烯苷预处理后显著增加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的增殖率,并降低细胞凋亡率;与过氧化氢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组核因子κB p65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和I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并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核受体Nur77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2011, 19(6):483-488. CSTR:

      摘要 (1194) HTML (0) PDF 6.31 M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受体Nur77表达机制及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核受体Nur77表达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与PD98059、阿托伐他汀、核受体Nur77 siRNA孵育后应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检测核受体Nur77、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受体Nur77通过ERK-MAPK信号途径表达。阿托伐他汀减少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核受体Nur77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核受体Nur77沉默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减少。结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受核受体Nur77调控,阿托伐他汀降低核受体Nur77表达,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抗细胞增殖的新的途径。核受体Nur77可能是减少再狭窄的新的治疗靶点。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2011, 19(6):489-492. CSTR:

      摘要 (1254) HTML (0) PDF 3.88 M (1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制备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白蛋白。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因子κB的活化。并观察给予辛伐他汀后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M atrigel上管腔形成的变化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结果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无糖基化白蛋白刺激时,核因子κB主要表达在细胞浆;糖基化白蛋白刺激后核因子κB主要表达在核内,作用30 min时达高峰。糖基化白蛋白作用下管腔形成明显增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明显增加,加入辛伐他汀后管腔形成明显减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的活化是其关键环节;辛伐他汀可以减少糖基化白蛋白诱导的管腔形成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 过表达Syndecan-4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2011, 19(6):493-498. CSTR:

      摘要 (1181) HTML (0) PDF 5.59 M (1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内皮细胞增殖在血管新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观察过表达Syndecan-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将过表达Synde-can-4的腺病毒、空病毒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染色法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Syndecan-4的表达水平和自聚现象,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Akt、内皮细胞氮氧化物合酶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用磷酸化组蛋白3、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法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yndecan-4组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明显活跃,Syndecan-4表达明显增加,且存在自聚现象;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Akt、内皮细胞氮氧化物合酶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过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Syndecan-4可诱导Syndecan-4自聚,并可能通过活化下游Akt、内皮细胞氮氧化物合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

    •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

      2011, 19(6):499-504. CSTR:

      摘要 (1258) HTML (0) PDF 6.22 M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相关机制。方法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STZ制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普罗布考组,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普罗布考组每日予以普罗布考灌胃。8周后处死采血测血脂、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血糖、饮水量、体重升高(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下降(P<0.01),光镜下主动脉内膜厚度增加(P<0.01),有脂斑突向管腔。与糖尿病组比较,普罗布考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差异无显著性(P>0.05);光镜下内膜厚度降低(P<0.01),内膜结构较清晰完整。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丙二醛、8-异前列腺素F2α增加(P<0.01),丙二醛降低(P<0.0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升高(P<0.01),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上升(P<0.05)。普罗布考干预后,丙二醛、8-异前列腺素F2α下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P<0.0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下降(P<0.01),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下降(P<0.01)。结论普罗布考减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有关。

    • 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对THP-1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的影响

      2011, 19(6):505-508. CSTR:

      摘要 (1186) HTML (0) PDF 4.26 M (1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对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THP-1细胞,取5~8代细胞用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将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不同浓度(0.1、1、10μmol/L)血管紧张素-(1-7)组和不同浓度(0.1、1、5和10μ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相应处理因素培养48 h后,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1-7)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着血管紧张素-(1-7)浓度的升高,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升高(P<0.05);而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且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mRNA及蛋白表达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1-7)呈浓度依赖性促进THP-1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HP-1巨噬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表达。

    • 替米沙坦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1, 19(6):509-513. CSTR:

      摘要 (1389) HTML (0) PDF 5.19 M (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GW9662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坎地沙坦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2周,假手术组左前降支近端穿线但不结扎,其余5组予60 min缺血,360 min再灌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免疫印迹法测定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和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GW9662组、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及坎地沙坦组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替米沙坦组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电镜显示,替米沙坦、替米沙坦+GW9662及坎地沙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如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出现凋亡小体等。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GW9662组和坎地沙坦组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替米沙坦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替米沙坦+GW9662组和坎地沙坦组(P<0.01)。结论替米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并通过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表达,抑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而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 >临床研究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2011, 19(6):514-516. CSTR:

      摘要 (1332) HTML (0) PDF 3.04 M (1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炎症因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完全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8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52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50例,检测3组病人的炎症因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比较,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炎症因子、血浆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炎症因子、血浆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粘血症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2011, 19(6):517-520. CSTR:

      摘要 (1199) HTML (0) PDF 3.99 M (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价值。方法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696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Eu-roSCORE大于6),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PCABG组和CABG组。比较OPCABG和CABG两组病例在术前资料、手术死亡率、EuroSCORE分值、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出血、脑部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等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OPCABG组504例,EuroSCORE评分7.71±1.27;CABG组192例,EuroSCORE评分7.64±1.33。全部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46±1.42个,ICU时间65.4±6.73 h,带气管插管时间16.4±6.9 h,并发症率27.9%,手术死亡率4.31%,EuroSCORE平均值7.68±1.30。两组病例术前资料在年龄、合并症、性别比例、心功能、EuroSCOR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与CABG组在远端吻合口数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率(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OPCABG避免体外循环,治疗高危患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风险,并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髓系相关蛋白8/14复合物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1, 19(6):521-524. CSTR:

      摘要 (1224) HTML (0) PDF 4.43 M (1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R11)、髓系相关蛋白8/14复合物(MRP8/14)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5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LR11、MRP8/14及ECP的水平。所有入组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计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 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与血清sLR11、MRP8/14及EC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LR11、MRP8/14及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sLR11(30.50±10.48 ng/L比22.13±6.33 ng/L)、MRP8/14水平(40.30±12.59 ng/L比29.12±10.27 n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5),ECP水平略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但差异无显著性(29.47±7.16μg/L比23.73±5.67μg/L,P>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血清sLR11、ECP水平明显高于2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均P<0.05),而2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R11、EC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 i积分呈正相关,而MRP8/1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 i积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LR11、EC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ECP与斑块的生长稳定有关,MRP8/14水平的提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冠心病患者sLR11、MRP8/14及ECP水平明显升高,对判断冠心病的类型及病情演变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冠心病患者新的生物标志物。

    • 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

      2011, 19(6):525-528. CSTR:

      摘要 (1341) HTML (0) PDF 3.95 M (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59例脑梗死患者和40名对照者的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并且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浓度和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rs768963基因突变型(CT型+CC型)与野生型(TT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明显升高;脑梗死组rs76896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升高。并且全部研究对象的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血小板1’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栓素A2受体rs768963基因突变型的血小板聚集率比野生型明显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相关疾病。

    • 冠状动脉介入术导致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1, 19(6):529-532. CSTR:

      摘要 (1145) HTML (0) PDF 3.82 M (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172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对比剂使用剂量,测定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分析发生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结果172例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32例,发生率18.61%(32/172),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21例(13%),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19例(40%)(P<0.001),年龄≥75岁、3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40%、血清肌酐>133μmol/L及对比剂剂量>300 mL与对比剂肾病相关(P<0.001)。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对比剂肾病发病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介入治疗术前肾功能受损及其损害程度是术后出现对比剂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年龄≥75岁、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40%、对比剂剂量>300 mL均为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可以增加对比剂肾病的临床风险。

    • 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11, 19(6):533-535. CSTR:

      摘要 (1289) HTML (0) PDF 3.05 M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24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4例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60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成轻、中、重3组,测定全部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清铁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越高(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测定三者的水平对评价冠心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 血清Apelin及对氧磷脂酶1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2011, 19(6):536-538. CSTR:

      摘要 (1197) HTML (0) PDF 3.03 M (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Apelin、对氧磷脂酶1及丙二醛的变化。方法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行颈动脉、下肢动脉彩色B超,其中无动脉粥样硬化者40例为非动脉硬化组,动脉粥样硬化的160例患者为动脉硬化组,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等级进一步分为4组:1级42例、2级39例、3级41例及4级3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pelin、对氧磷脂酶1及丙二醛的水平。结果动脉硬化1级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pelin、对氧磷脂酶1及丙二醛均无明显变化(P>0.05);2级~4级血清Apelin和对氧磷脂酶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则高于对照组(P<0.01);2级~4级组间比较Apelin、对氧磷脂酶1及丙二醛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Apelin、对氧磷脂酶1的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因子。

    • >文献综述
    • 氧化应激和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

      2011, 19(6):539-542. CSTR:

      摘要 (1599) HTML (0) PDF 4.28 M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化应激可通过促进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促进血管外基质增生等多条途径参与肺动脉血管重构,加速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进程。近来研究发现,针对氧化应激进行的抗氧化治疗可有效地抑制肺动脉血管重构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进一步证明了氧化应激在肺动脉血管重构乃至肺动脉高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病理条件下氧化还原信号途径,寻找抗氧化治疗的特异性药物,是肺动脉高压抗氧化治疗的基础和研究方向。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六盘水市| 浦东新区| 安阳市| 乌鲁木齐县| 剑川县| 乃东县| 康定县| 池州市| 红桥区| 博爱县|